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皇后美術館的衛星展場 Bulova Center

前些日子才得知原來QMA除了位於Flushing Meadow Corona 公園內的主要展館之外,也會定期在Bulova商業辦公大樓策畫展覽 (一年約3檔展覽)。這項合作始於1990年,每年擁有Bulova Center的Blumenfield Development Group都會贊助QMA約一萬美元,該筆經費除了用在Bulova Center的展覽相關開銷,部分也將挹注於Queens International展。因此,我們在整理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投件資料的同時,Hitomi也請我們一邊協助留意投件資料中比較好的平面作品,作為未來可能在Bulova Center展出之藝術家人選參考。

Bulova辦公大樓外觀

皇后美術館位於Bulova辦公大樓內類似廊道的展場空間

皇后美術館位於Bulova辦公大樓的展場,圖為上檔展覽 "Mikhail Gubin: Sunrise in a Dumpster"

挑選作品時,Hitomi特別提醒我們要去思考怎麼樣的作品,會讓這些每天忙碌穿梭的上班族們放慢腳步,在廊道一樣的展場駐足停留。然而在迎合大眾口味以及滿足他們對於藝術的想像時,又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展覽擴張這群平常可能較少參觀美術館的觀眾對於當代藝術的認知。像此次展出的Mikhail Gubin,特別受到該大樓員工的好評,Hitomi認為可能是因為他的作品會讓一般人聯想到立體派 (ex.畢卡索...) ...


對我來說,這樣的策展考量似乎略顯保守。在實地探勘場地後我發現Bulova Center的展場其實非常有趣。它是一個有別於美術館白盒子,類似廊道、通往大樓出入口的公共空間,特別適合site-specific作品。雖然預算有限,因Bulova Center的展覽都是以個展的方式呈現 (可在CV上累積美術館的個展經歷),相信還是有許多年輕藝術家會想要嘗試在這裡發展較具實驗性質的作品。除了空間之外,若作品部分元素能與該商辦大樓的背景脈絡結合,或許更能與這些目標觀眾產生進一步的連結。



同為展覽部門的Curatorial Manager Manjari
或許在有限的預算、時程和安全的綜合考量之下,Hitomi這次仍主要以非紙類的平面作品來進行選件。然而展覽計畫最終都得取得贊助公司的同意,某種程度似乎反映了資金來源對美術館自主性之影響。

更多關於Bulova Center的展覽請見:http://www.queensmuseum.org/exhibitions/the-bulova-corporate-center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