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工作心得&職場觀察

 工作收穫心得

透過參與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的籌備與執行,我得以完整經歷一個地區型標誌性的展覽如何從公開徵件內容的制訂、邀展方向、與藝術家共同發展限定場域計畫、作品配置、連結在地藝文機構、出版品製作等工作面相,逐漸架構成一個充滿實驗性與教育意義的展覽計畫,走出其自身的侷限。而QI2013參展藝術家多達39位,且過半數為全新創作計劃,籌備的過程中展出計劃和預算在每次與藝術家的討論和email往返中不斷地作調整,必須隨時更新資料給主管並清楚掌握不同計劃內容和進度的最新狀況,是工作上我覺得最有趣且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除了展務上的學習,此次工作上最大的收獲是看到Queens Museum如何透過系列活動的規畫成功吸引藝術界對新館開幕的關注和參與。為了Queens Museum的盛大開幕,各部門都策劃了非常多元的節目,多次進行跨部門會議來協調有限的舘內場地、器材、時間、預演流程等細節,最後果然成功在一連三天的慶祝活動中吸引了比預期中還多的人潮。然而因現場活動分散在美術館不同的場地和時間點,現場缺乏有效的標示和指引,導致部分活動民眾無法有效參與。從這次的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大型活動的執行除了人力、技術需求和時間規劃的事前掌握和機動調度,還須搭配網站、文宣印製品和現場標示等各式資訊的整合,才能達到活動的效益。

此次因美術館擴建工程的延宕,從場勘初期一直到開幕前幾周都還無法掌握空間的確切狀況、環境噪音、人流動線等,某些計畫也因此必須持續作調整。因此事前的規畫固然重要,保持想法的靈活與彈性也是我此行來紐約學習到的課題之一。

除了在工作上的學習之外,訓練自己在全新的環境中短時間適應不同的機構運作制度、做事方法和與不同文化背景團隊合作的能力也是行前對自我的期許。與部門主管、同事和其他實習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了自身在藝術上的思考和美術館專業上的交流。雖然我們沒有直接與館長Tom共事,每次在美術館遇見,他總會非常關心我們的工作狀況,並不吝分享他對於美術館經營方向和當下一些藝術計劃的見解和看法,從與他討論的過程中受益良多。

工作之外,此行最大的收獲莫過於參與紐約各式的藝文表演和展覽活動。身處於國際當代藝術中心的紐約,在這裡的半年不但對於美國藝術家和藝術史的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時觀察當地非營利藝術機構多元的運作模式,也得窺見國際上最新的策展和藝術發展趨勢。這半年尤其在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和表演這兩大方向的作品有更新一層的體悟和認識。皇后美術館的工作識別證,讓我們得以免費無限次進出紐約各大美術館,充分利用紐約豐富的藝文資源,應該是這半年來辛苦工作最值回票價的事情!


職場觀察

有別於台灣公立美術館由政府提撥年度預算,Queens Museum每年僅有約30%的經費來自政府,其他皆須由美術館自行募款。而這樣的經費結構也反映在展覽政策上,例如此次因應由文化部和台灣僑界共同捐款而成立的Taiwan Gallery邀請台灣策展人共同策劃Queens International 2103;而Rubin Gallery未來每年將安排展出一檔以捐款者Rubin夫婦的古巴、西藏及印度藝術藏品為主的展覽。如何維持美術館的策展專業並開拓經費來源,深深考驗著館長的智慧。

或因經費來源不穩定,美術館展覽部門的組織非常精實,全職員工僅有兩位策展人、一位布展總監、一位部門行政經理,另有一位同仁負責典藏管理和登錄。每檔展覽經費來源皆異,視經費許可和實際需求美術館再另請兼職人員協助計劃執行。此次Queens Museum新舘落成,共有7檔展覽同時開展,然而美術館的人力並未隨著空間的擴張而增加,兩位策展人都各身兼了2-3個同檔期的展覽,而布展總監John更一人肩負了所有展覽的布展規劃和技術統籌。Queens Museum人員編制雖不大,每個人都身兼數職,連作品牌褙版、展牆電腦割字的製作和貼圖都由舘內人員負責。有趣的是,這次外聘的布展人員(art handlers)本身也都是藝術家,有別於台灣美術館分別發包給不同廠商執行,同批布展人員不僅負責作品裝置,也建造展牆、油漆粉刷、貼圖和其他所有跟布置展場相關的工作項目。或許在紐約靠當全職藝術家維生不易,其龐大的藝術產業,卻造就了許多相關的兼職工作機會,彈性的工作時間和美國技術類工作的高時薪,讓藝術家邊工作維生還能延續藝術創作。

我認為台灣的美術館在籌辦展覽的專業度上完全不輸給Queens Museum,甚至有著更多關於國際展覽執行與交涉的經驗。或許一個美術館展覽的籌備和完成所涉及的流程步驟,國內外皆然,不同的是機構內的制度和事情推動的難易與否。相異於國內公家藝文機構因行政流程的繁瑣與耗時而須嚴格遵循既定時,Queens Museum有著最精簡的行政流程,策展人花非常多的時間與藝術家討論作品細節,計劃似乎永遠保持彈性與開放性。舘長Tom十分尊重館員的各種專業決定,只要在預算資源許可的範圍內,許多實驗性的藝術嘗試都被支持與鼓勵。然而再好的規劃,若沒有經費的支持也無法被實現,像今年首度辦理的Studio Program,原先計畫包含駐村相關展演活動,後因沒拿到經費而僅以廉價租金提供藝術家工作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Queens Museum新館舍正中央有個將近占據館舍1/3大的方型開放空間,上方天井引入自然光。據館長的說法,其建築規劃來自於城市中廣場(plaza)的概念,意圖提供民眾休憩和討論的場所。首檔展覽邀請墨西哥藝術家Pedro Reyes帶來受美術館曾為聯合國場址為靈感的The People's United Nation展演計劃,邀請100多位紐約移民扮演各國代表的角色透過工作坊探討國際問題另類的解決之道。這樣不同於傳統白盒子的展場空間和委託創作形式,值得國內藝文機構借鏡參考。而Queens Museum針對皇后區不同社群所需而規劃的各式教育和推廣活動,例如:以母語為新紐約移民所開設各種實用和藝術課程或與藝術家Tania Bruguera合作的International Immigrant Movement藝術計畫,不但讓Queens Museum與社區民眾緊密結合,也開拓了自身在藝術的社會實踐上獨特的運作模式。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Performa 13



Tori WRÅNES YES NIX


由藝術史學者Roselee Goldberg所創辦的Performa是一致力於探索表演 (live performance)與視覺藝術之交會的非營利機構,主要透過委託創作專案(commission)與每兩年一次的藝術節,試圖擴張表演的可能並打破視覺藝術形式之間的藩籬。

整個藝術節為期三周,共包含超過100場的展演活動 ,並在紐約多達40個不同的場所演出。由歷史軸線和當代議題出發,Performa 13以Surrealism和Citizenship為藝術節的兩大主題。此外人聲 (voice) 的使用與探索也在多場演出中扮演重要的元素。而在節目規劃上,除了延續以往Commissions 單元(委託國際知名視覺藝術家運用performance元素製作全新的作品)以及Premires單元 (邀請國際知名的現場表演作品於紐約首演),這次最特別莫過於受威尼斯雙年展所啟發的Pavilions Without Walls單元,結合挪威與波蘭文化機構的資源,特別呈現兩國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及演出。

在離開紐約之前,很幸運碰到Performa 13藝術節的舉辦,雖然因實習工作尚未結束,僅能參與最後一周的幾場展演活動,還是大大地拓展了個人對於表演的視野! 

TORI WRÅNES YES NIX


Subodh Gupta Celebration



Subodh Gupta Celebration

TERRY ADKINSSACRED ORDER OF TWILIGHT BROTHERS


RAQS MEDIA COLLECTIVETHE LAST INTERNATIONAL


The Theatre of Exhibition Making, lecture by Jens Hoffmann


MARIANNE VITALETHE MISSING BOOK OF SPURS


SHANA LUTKERTHE NOSE, THE CANE, THE BROKEN LEFT ARM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Pedro Reyes: The People's United Nation

大家可能不知道,皇后美術館所在的New York City Building在1946-1950年曾為聯合國總部,而第一屆的聯合國大會即在此召開。在細究皇后美術館歷史背景後,受皇后美術館之邀於新舘舍中央天井空間發展全新創作的知名墨西哥藝術家Pedro Reyes,有感於國際間的許多問題與衝突尚未能透過國際官方的外交手腕調停解決,他提出了The People's United Nation (簡稱pUN)的展演計畫,邀請從195個來自目前聯合國會員國的紐約移民扮演各國代表的角色,在11月23 24的週末,進行為期兩天的表演。雖說是表演,更像是邀請這群代表齊聚一堂透過戲劇、角色扮演、遊戲、集體治療等小組活動,將這些敏感問題搬上檯面進行討論、周旋,並試圖尋求更有效的解決之道。

雖然我們沒有參與這個計畫的籌備,但常聽部門同事提到他今天又找到幾個可能擔任代表的人選,因此活動的當天聽說最後有多達150位各國代表出席參與時 (事前找到了160多位承諾參與此活動),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各國代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不同的活動,圖中的白色雕塑和椅子將於展期間持續展出。

一般的民眾在導覽員的帶領下,從旁觀看這些代表的開會實況。圖中導覽員先向觀眾解說本活動的歷史背景。


角色扮演,似乎是在重演某個歷史上的事件,表演同時是開放結局的,由參與者一同討論出事件的解決之道。

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因立場的不同有時後很難論個對錯。曾在歷史上被迫害與加害者的國家代表,可至這個外星人公聽會協尋合解與原諒,並簽下合約雙方合約。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QI藝術家Kevin Beasley

這次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的展出規劃包含了數場表演,然而透過藝術家提供的文字和圖片說明,還是很難想像實際演出狀況。為了對表演的技術需求和演出效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籌備期間若QI參展藝術家在紐約其他地方有演出,我們都會盡量到場觀摩! 

這天為了Kevin Beasley的聲音表演來到位於Brooklyn Bushwick的Interstate Project-一個以呈現新興藝術家及策展人創作計劃為主的藝術空間。當天表演Kevin使用唱盤結合戶外風鈴裝置作現場的即興演出。





原本他申請的提案"Listening Room"是一個邀約參與者分享聲音素材與聆聽經驗的活動。考量美術館場地的限制,在與策展人進行為期數個月的討論後,藝術家最後發展出以皇后美術館所在地Flushing Meadows Corona Park為靈感來源的"From Ashy to Classy Mix I (Valley of Ashes)"多頻道聲音表演。藝術家取樣World's Fair宣傳片中的聲音片段和公園內的田野錄音進行現場混音,以音景鋪陳出皇后美術館場址歷史的變遷。


From Ashy to Classy Mix I (Valley of Ashes) 11/17號在Queens Musuem的演出實況



除了聲音表演之外,Kevin也創作雕塑,QI 2013這次就展出了他的三件雕塑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Kevin Beasley雖然才20幾歲,儼然在紐約逐漸展露頭角,除了獲得The Studio Museum in Harlem駐村機會之外, 也將參與2014年惠特尼雙年展。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Queens Museum Family Day

為了慶祝皇后美術館的重新盛大開幕,美術館規劃了一連三天的節目。最後一天是Family Day,提供了許多可供家庭或小朋友參與的工作坊。

不同主題的工作坊各自占據一方


當天服務台還提供工作坊所在位置的地圖供小朋友按圖索驥

此次QI 2013也包含了幾個由保加利亞藝術家所提出的工作坊計劃,因此雖然展覽已經開幕了,我們這天還是前來協助工作坊的執行。


(一) Pickling/Storytelling/Singing  (醃菜/說故事/歌唱)

受保加利亞當地冬天大家一邊唱歌邊製作醃菜的傳統習俗所啟發,本身為職業歌手的藝術家Vlada Tomova發展出結合醃菜教學、說故事與歌唱的親子工作坊。

看到小朋友使用真的刀子將食材切塊時,雖然冒了一些冷汗,還是很佩服美術館對於實驗性教育計劃的支持。


(二) Aerial video workshop and demonstration Build Your Own              Drone (空中攝影示範工作坊: 製作你的無人飛機)

藝術家夫妻檔Tusheves Aerials先在美術館示範如何製作Drone


Drone完成後就到美術館外面的公園準備試飛~



裝有攝影機的小飛機成功飛上天了~觀眾可在展場觀看藝術家藉由Drone所蒐集到從天空俯瞰Queens地區的影像剪輯!

(三) Smuggle Tactics: Imaginar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arden  


藝術家Meglena Zapreva引導小朋友在他設計的海關申報表畫上想要帶進美國的異國蔬果或植物。

100張畫有各式蔬果的海關申報表拼成美術館所在地Corona Park,讓背景成了一片想像中的社區菜園。剛好對映到Flip House裡面正在播放的Queens空中攝影紀錄片



當天由教育部門所規劃的其他工作坊....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終於開幕了!

Queens Museum正式對外開放的這天和隔天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和表演,美術館湧入大量的人潮,有辦喜事的氣氛。
與館長打兵乓球是開幕當天的活動噱頭之一

開幕祈福活動表演之一

開幕祈福活動表演之二

保加利亞阿卡貝拉合唱

古巴藝術家的舞蹈表演
QI 藝術家之一DJ Boro,他向觀眾蒐集手機中非英語的流行歌曲,並在晚上party中以這些歌曲為素材進行現場DJ表演。

王福瑞再次於開幕party當晚作聲音表演...人群聊天的聲音依然掩蓋了表演的聲響,十分可惜!

QI 藝術家Matthew Volz的裝置與其夥伴在美術館Cafe'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