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工作心得&職場觀察

 工作收穫心得

透過參與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的籌備與執行,我得以完整經歷一個地區型標誌性的展覽如何從公開徵件內容的制訂、邀展方向、與藝術家共同發展限定場域計畫、作品配置、連結在地藝文機構、出版品製作等工作面相,逐漸架構成一個充滿實驗性與教育意義的展覽計畫,走出其自身的侷限。而QI2013參展藝術家多達39位,且過半數為全新創作計劃,籌備的過程中展出計劃和預算在每次與藝術家的討論和email往返中不斷地作調整,必須隨時更新資料給主管並清楚掌握不同計劃內容和進度的最新狀況,是工作上我覺得最有趣且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除了展務上的學習,此次工作上最大的收獲是看到Queens Museum如何透過系列活動的規畫成功吸引藝術界對新館開幕的關注和參與。為了Queens Museum的盛大開幕,各部門都策劃了非常多元的節目,多次進行跨部門會議來協調有限的舘內場地、器材、時間、預演流程等細節,最後果然成功在一連三天的慶祝活動中吸引了比預期中還多的人潮。然而因現場活動分散在美術館不同的場地和時間點,現場缺乏有效的標示和指引,導致部分活動民眾無法有效參與。從這次的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大型活動的執行除了人力、技術需求和時間規劃的事前掌握和機動調度,還須搭配網站、文宣印製品和現場標示等各式資訊的整合,才能達到活動的效益。

此次因美術館擴建工程的延宕,從場勘初期一直到開幕前幾周都還無法掌握空間的確切狀況、環境噪音、人流動線等,某些計畫也因此必須持續作調整。因此事前的規畫固然重要,保持想法的靈活與彈性也是我此行來紐約學習到的課題之一。

除了在工作上的學習之外,訓練自己在全新的環境中短時間適應不同的機構運作制度、做事方法和與不同文化背景團隊合作的能力也是行前對自我的期許。與部門主管、同事和其他實習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了自身在藝術上的思考和美術館專業上的交流。雖然我們沒有直接與館長Tom共事,每次在美術館遇見,他總會非常關心我們的工作狀況,並不吝分享他對於美術館經營方向和當下一些藝術計劃的見解和看法,從與他討論的過程中受益良多。

工作之外,此行最大的收獲莫過於參與紐約各式的藝文表演和展覽活動。身處於國際當代藝術中心的紐約,在這裡的半年不但對於美國藝術家和藝術史的發展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時觀察當地非營利藝術機構多元的運作模式,也得窺見國際上最新的策展和藝術發展趨勢。這半年尤其在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和表演這兩大方向的作品有更新一層的體悟和認識。皇后美術館的工作識別證,讓我們得以免費無限次進出紐約各大美術館,充分利用紐約豐富的藝文資源,應該是這半年來辛苦工作最值回票價的事情!


職場觀察

有別於台灣公立美術館由政府提撥年度預算,Queens Museum每年僅有約30%的經費來自政府,其他皆須由美術館自行募款。而這樣的經費結構也反映在展覽政策上,例如此次因應由文化部和台灣僑界共同捐款而成立的Taiwan Gallery邀請台灣策展人共同策劃Queens International 2103;而Rubin Gallery未來每年將安排展出一檔以捐款者Rubin夫婦的古巴、西藏及印度藝術藏品為主的展覽。如何維持美術館的策展專業並開拓經費來源,深深考驗著館長的智慧。

或因經費來源不穩定,美術館展覽部門的組織非常精實,全職員工僅有兩位策展人、一位布展總監、一位部門行政經理,另有一位同仁負責典藏管理和登錄。每檔展覽經費來源皆異,視經費許可和實際需求美術館再另請兼職人員協助計劃執行。此次Queens Museum新舘落成,共有7檔展覽同時開展,然而美術館的人力並未隨著空間的擴張而增加,兩位策展人都各身兼了2-3個同檔期的展覽,而布展總監John更一人肩負了所有展覽的布展規劃和技術統籌。Queens Museum人員編制雖不大,每個人都身兼數職,連作品牌褙版、展牆電腦割字的製作和貼圖都由舘內人員負責。有趣的是,這次外聘的布展人員(art handlers)本身也都是藝術家,有別於台灣美術館分別發包給不同廠商執行,同批布展人員不僅負責作品裝置,也建造展牆、油漆粉刷、貼圖和其他所有跟布置展場相關的工作項目。或許在紐約靠當全職藝術家維生不易,其龐大的藝術產業,卻造就了許多相關的兼職工作機會,彈性的工作時間和美國技術類工作的高時薪,讓藝術家邊工作維生還能延續藝術創作。

我認為台灣的美術館在籌辦展覽的專業度上完全不輸給Queens Museum,甚至有著更多關於國際展覽執行與交涉的經驗。或許一個美術館展覽的籌備和完成所涉及的流程步驟,國內外皆然,不同的是機構內的制度和事情推動的難易與否。相異於國內公家藝文機構因行政流程的繁瑣與耗時而須嚴格遵循既定時,Queens Museum有著最精簡的行政流程,策展人花非常多的時間與藝術家討論作品細節,計劃似乎永遠保持彈性與開放性。舘長Tom十分尊重館員的各種專業決定,只要在預算資源許可的範圍內,許多實驗性的藝術嘗試都被支持與鼓勵。然而再好的規劃,若沒有經費的支持也無法被實現,像今年首度辦理的Studio Program,原先計畫包含駐村相關展演活動,後因沒拿到經費而僅以廉價租金提供藝術家工作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Queens Museum新館舍正中央有個將近占據館舍1/3大的方型開放空間,上方天井引入自然光。據館長的說法,其建築規劃來自於城市中廣場(plaza)的概念,意圖提供民眾休憩和討論的場所。首檔展覽邀請墨西哥藝術家Pedro Reyes帶來受美術館曾為聯合國場址為靈感的The People's United Nation展演計劃,邀請100多位紐約移民扮演各國代表的角色透過工作坊探討國際問題另類的解決之道。這樣不同於傳統白盒子的展場空間和委託創作形式,值得國內藝文機構借鏡參考。而Queens Museum針對皇后區不同社群所需而規劃的各式教育和推廣活動,例如:以母語為新紐約移民所開設各種實用和藝術課程或與藝術家Tania Bruguera合作的International Immigrant Movement藝術計畫,不但讓Queens Museum與社區民眾緊密結合,也開拓了自身在藝術的社會實踐上獨特的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