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P! 中國城內的展覽實驗空間

紐約的畫廊平常日多僅開放到下午6點。而6點才從Queens Museum下班的我們,除展覽開幕式特別的開幕時間(6-8)之外,極少有機會在週間逛畫廊展覽。P!這間位於曼哈頓中國城巷內的小畫廊,前陣子卻每天6點過後才開始營業至晚上10點,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的營業時間! 一探究竟後才發現,原來這樣的安排,竟是之前展出的Permutation 03.4: Re-Mix展覽作品之一。(展期6/23-7/31)

P!由紐約著名的設計工作室Project Project負責人 Prem Krishnamurthy所創立。P!的"!"在數學上代表階乘的意思,它雖然也和一般畫廊一樣,販賣作品以營利,但其本質卻較接近實驗性的展覽空間。自20129月開幕以來,透過一系列以P為展覽名稱字首的系列性展覽(例如: Process 01: Joy, Possibility 02: Growth, Permutation 03.x...) 和相關活動規畫,試圖從多元面向及形式切入,來回應、探索更大的論述主題。或因Prem的設計背景使然,除了其獨特的策展模式外,他也十分重視展覽的視覺呈現,這反映在他與建築設計公司Leong Leong Architecture合作、打造了P!這樣不大、卻充滿彈性、可創造出多種空間格局的的建築結構,而其可移動式的展牆設計,讓每檔展覽皆呈現截然不同的空間面貌。


P! 自今年2月開始至7月底推出一系列探究當下關於「複製」(copying) 本質與所延伸之相關議題 ( "Remakes vs knockoffs, transcription vs plagiarism, mimesis vs mimicry"...) 的展覽,分別為Permutation 03.1: Re-Learning, Permutation 03.2: Re-Place, Permutation 03.3: Re-Production,而Permutation 03.4: Re-Mix為本系列的最後一檔展覽。「重新混音」(Remix)意味著在原有曲式中改變既有元素,如改變節奏、vocal...等;或加入其他效果重新編輯後的版本,該版本可被視為與原曲相異之創作,但又可在其中辨識出原作的部分痕跡。借此電子音樂常見的辭彙,本展試圖透過展出作品,重新思考原作與其他版本之間的關係。

紐約的畫廊和藝術空間何其多,初到紐約時實在摸不著頭緒。透過訂閱紐約藝術訊息電子報,以及在與美術館同事、藝術家請教閒談之中,逐漸對於在地的當代藝術版圖有一點初淺的認識,之後會持續介紹我認為有趣的藝術空間或創新的策展模式。


德國藝術家Thomas Brikmannrm自製的雙磁頭唱盤機,播放唱片時會自動產生DJ混音的效果。本作曾在1997年的Documenta X展出過,此次展出裝置包括機器本身及四周牆面所展示的唱片。圖中右側的三張唱片,就是用此唱盤播放左側唱片時的錄音所混音而成。





畫廊玻璃門上公告每天不同的營業時間,這是一件名為Night Curtain by Rey Akdogan Edited的作品(by Fake Industries Architectural Agonism)。藝術家Rey Akodogan的Night Curtain是去年在另一間畫廊只在太陽下山後才開始展出至半夜12點的燈光裝置作品,因此每天開展的時間點都不一樣。此次Permutation 0.34: Re-Mix的營業時間即參照當時Night Curtain展期間每日的開展時間。

P!的多元性也反映在門上數個由每檔展出藝術家為畫廊所設計的logo。

Versions: A Multimedia Adaptation of the Film
德國藝術家Oliver Laric的錄像作品Versions曾在Permutation 03.2: Re-Place展出過。本次展出的版本,是由The Julliard School's 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the Arts學生運用這部作品所發展出來的多媒體劇場表演記錄。


畫廊展場一角



藝術家 Semir Alscauskymu以色筆運用線段一筆一畫重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Paolo Veronese的The Wedding at Cana。本件作品名稱為/ficciones/ 



P!網站:http://p-exclamation.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