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QI藝術家: Ander Mikalson


Score for Two DinosaursQueens Museum的展出實景

Ander Mikalson 此次QI 2013的作品Score for Two Dinosaurs是一個邀約觀眾一同參與演出的表演,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和樂譜在展期間也以裝置形式在展場展出。

這天為了Ander的表演來到Queens地區著名的非營利藝術空間Flux Factory。今晚Ander帶領大家一同演出的Score for a Cyclone與將在QI 2013展出的Score for Two Dinosaurs是同一系列的作品,不管是裝置的陳設或演出形式都十分類似。雖然事前看了藝術家提供的影音紀錄,我們還是決定到現場親身體驗看看好不好玩,同時也了解作品裝置所可能需要的時程和技術細節。


Flux Factory位於Long Island City,以靈活好玩的實驗性展演活動規劃,成為新興藝術家發表和聚集的場所。其首腦人物Christina和Douglas也應Hitomi之邀為QI 2013規劃關於雙年展現象的辯論會 Flux Death Match: ‘Ennial Spectacle (http://www.fluxfactory.org/events/flux-death-match-ennial-spectacle/),活動將於12月初舉行。

裝置局部特寫。展牆上掛滿各式木製的小道具。

一進到Flux Factory,門口的工作人員就要我們抽一張小紙條。我抽到的上面寫著wood object,意思要我在展場wood object的牆面拿取一個木製物件,等下表演要用。其他還包括metal object等不同類別的材質。


每個台下的觀眾同時也都是表演者之一。同一類的人被分配站在一起,也有人負責操作藝術家自製的小樂器和其他音效道具。大家依Ander的指示學習解讀樂譜上的節奏強弱和時間標記。表演隨著牆上的投影開始,一面牆播放著電影綠野仙蹤龍捲風襲來的片段,另一投影則呈現碼表計時供大家對應樂譜上的時間點。除了參照樂譜演奏之外,Ander和他的夥伴也隨著劇情高舉寫有各種狀聲詞的牌子,要大家跟著發出聲音。身為wood object的一員,我也在他的指示下在某個時間點狠狠的把手中的木製小玩具摔在地上,十分過癮。整場活動包含幾次的rehearsal和正式演出 ,像是噪音合奏的遊戲,也帶有劇場的呈份,隨著碼表數字的變動,每位參與者都必須全神貫注投以之作出反應,讓表演增加了些許的刺激感! 





 Score for Two DinosaursQueens Museum的展出實景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The NY Art Book Fair

前來參與書展的人潮把MOMA PS1主展場的入口擠的水洩不通

紐約一年一度的藝術書籍博覽會(The NY Art Book Fair)在本週末於Moma PS1展開。本屆共有來自世界各地共280個不同書商出版社畫廊及藝術家等單位參與此次的盛會,展出各式藝術相關書籍、期刊、畫冊、獨立出版物和印刷品。書攤之外,主辦單位Printed Matters, Inc也精心規劃豐富的展覽表演、放映會、座談會、工作坊等活動,以及為期兩天以探討藝術書籍之未來為主題的研討會。

除了書本之外,很多攤位也會販售其自行設計的絹印環保袋



展場隨處可見免費讓人拿取設計精美的海報或宣傳印刷品


特展之一Paperwork:展出藝術家的草稿本和筆記本


特展之二Think Like Cloud:配合其新書的出版,展出Hans Ulrich Obris多幅隨手筆記塗鴉備忘錄等,讓人一窺這位知名策展人複雜且細膩的思路軌跡。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World Maker Faire New York 2013


Maker Faire 是由美國著名提倡DIY自己動手創作的Make雜誌所發起的創意嘉年華會。自2006年第一屆Maker Faire舉辦至今,其足跡已遍佈全球,台灣也在今年五月於台北舉辦了首屆的Maker Faire。沒想到與台北Maker Faire擦身而過的我,居然有機會在紐約參與此次的盛會,而且嘉年華會就在Corona Park內的紐約科學舘及附近的空地上舉辦! 身為科學舘鄰居的我們,很幸運的也拿到了免費的公關票!

紐約科學舘旁邊為Maker Faire入口處

連路標都充滿手作風格
今年共有超過650家參展單位

3D列印機器是今年的重點主題之一

為於科學舘内的LED互動地板
Maker最重視的就是分享的精神! 為期兩天有多場示範分享會、演講和工作坊

空中飛行攝影機

人力腳踏車發電裝置

用各式廢鐵和機械零件所建造的馬戲團表演
最後也小試了身手參與LED燈別針的焊接工作坊,好玩!
(材料由Radio Shack贊助)

也有非常多的maker同好會組織擺攤參與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Thomas Hirschhorn: Gramsci Monument


在紐約畫廊暫處於休假時節的七、八月,Bronx的Forest House社區中庭矗立了今年夏天最受矚目的戶外藝術計劃之一-瑞士藝術家Thomas Hirschhorn的Gramsci Monument (葛蘭姆西紀念碑)。與常見的塑像式紀念碑大相逕庭,本件作品是一個以木材所搭建出來的臨時建築結構體,只會短暫存在約3個月,而且實際上它更像是一個社區居民活動中心。

Antonio Gramsci (1891-1937) 是義大利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家,也是義大利共產黨創始者之一。Gramsci Monument為藝術家Hirschhorn最後一件以其喜愛的哲學家紀念碑為名的系列戶外裝置,這系列包括Baruch Spinoza (1999, 荷蘭阿姆斯特丹)、Gilles Deleuze (2000, 法國亞維儂)、Georges Bataille (2002, 德國卡塞爾)。此紀念碑系列皆建造在較窮困且多為勞工階級所聚集的住宅區,並聘請當地居民一同建造完成。此次即在Bronx—紐約最貧窮且治安較差的行政區—建造此紀念碑,此地居民以拉丁裔和非洲裔為主。或許是心理作用,此次為了Gramsci Monumnet來到Bronx,一出地鐵站便可感受到街景明顯不同,路上也多了不少全副武裝的巡警。

Gramsci Monumnet由美國 Dia Art Foundation資助,藝術家以12美元的時薪 (美國法訂最低時薪為7.25元) 雇用15位Forest Houses社區居民,耗時約1個半月,一同進行Gramsci Monumnet的建造工程。延續Hirschhorn一貫的美學風格,本作以夾板、角材、封箱膠帶、或建築廢材等具有暫時性的材料所搭建而成,包含活動舞台、吧檯、電台、Gramsci展覽室和圖書室、工作坊、電腦教室等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間,以木棧道串接起來向外延展。


小朋友的工作坊
主舞台

我們來到的這天 (週六),剛好碰到他們的園遊會,有免費的食物,DJ在台上放音樂,台下民眾隨性地舞動,大人小孩或坐或站,在這個以藝術為名所創造出來的空間中穿梭停留。雖然我們只待了幾個小時,還是可以深刻感受到這件作品與當地居民的融洽共處,且隨時都可以看到藝術家Hirschhorn在現場走動。或許Gramsci與當地居民的距離還是太遠,在Gramsci展覽和圖書室待著的人,大多還是像我們這種慕名前來的參觀的遊客居多;可想而知的是,週間的哲學類座談會,應該也會是以對藝術哲學有興趣的特定參與者為主。這樣看似親民 (DIY美學、與在地居民合作、兒童工作坊遊憩的空間..),一方面又極端的菁英取向 (題目的選取、講座課程),恐怕是這件作品最有趣 (對我來說矛盾的有趣..),又最容易遭至批判和引起話題的部份了! 

面對這樣一個具有社會參與意義的作品,忍不住讓人思考作者身份轉移、藝術家與居民的夥伴(權力)關係、是否具改造效益等問題。我聯想到由Tania Bruguera所發起、也與皇后美術館有密切合作關係的Immigrant Movement International計畫 (IMI)。IMI辦公室也具有社區活動中心的功能,課程則更為實用多元,並且期望此模式能具有延續性,甚至其未來目標是由當地居民接手而長遠營運。相較而言,Gramsci Monument則較偏向節慶式的文化參與。它在一開始就設定是一個具時效性、新型態的紀念碑形式,透過這些不耐久的材料和瞬間即逝的活動,傳達紀念的意義不在於紀念碑實體永久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實體消失後所留下來的思考和回響。

Gramsci展間和圖書室,陳列Gramsci相關出版物、手稿甚至是他所使用過的梳子、湯匙等生活用品。


Gramsci在被墨索里尼逮捕入獄的20年間,完成了影響深遠的Prison Notebook。在這邊隨處可見引用他書中文句的手寫布條。


註:當天忘了帶相機,本篇照片感謝實習生一號熱心提供。